于謙祠

        最近武漢肺炎驚傳封城, 杭州赫然也在其中, 這勾起了五六年前我到杭州出差, 公餘抽空去西湖一遊的往事, 因當時只有短短數個小時的時間, 我選擇了去于謙祠與岳王廟憑弔, 因為這兩位先賢在我心目中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因我是從杭州市中心往西湖移動, 景點到達的順序是先到西湖南岸的于謙祠再到西岸的岳王廟, 請當地出租車的師傅載我到于謙祠, 他竟然不知道于謙祠這個景點, 只好跟他說在西湖的西南湖畔的大概位置, 再憑著地圖與當地的路標, 找到于謙祠的所在, 到了當地遊客寥寥可數, 一方面可能是非假日; 一方面也可能是知道于謙的人很少, 總共見到的遊客不過兩三人, 我雖不喜人多, 但對於如此人物竟被如此冷落不禁也心感淒涼, 但轉念一想或許這樣的氛圍才是真正符合他的風骨,以下概述分享于謙的生平事蹟:

        于謙(1398年-1457年),字廷益,號節庵,諡忠肅,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進士出身, 卻喜讀兵書。
        明朝正統十四年于謙時任兵部侍郎 (國防部副部長), 蒙古(瓦剌)也先率軍大舉進犯明朝, 太監王振唆使皇帝英宗親征, 于謙因兵部尚書(國防部長)隨駕親征而留守京師, 英宗雖然名為親征,但軍務大事皆由監軍太監王振決定, 王振根本不懂軍事,指揮接連失當, 致使明軍一敗再敗, 王振知事不可為, 遂行班師, 英宗一行抵達土木堡, 王振以自己的千餘輛輜重車還未到達,下令就地宿營, 致使明軍為瓦剌軍追殲, 史稱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後, 皇帝英宗被俘, 隨行朝廷大員五十餘員被殺, 北方精銳部隊二十餘萬一舉遭殲, 瓦剌軍長驅直入, 北京防務空虛, 人心浮動, 群龍無首, 留下兩個急迫的難題:

       一.是戰?是降 (逃)?
       二.誰來繼續領導大明帝國?

        為了解決第一個難題, 暫代皇帝執政的郕王朱祁鈺 (英宗的弟弟)召開了會議, 當時留守的官員, 很多人主張南遷(逃亡), 倡議者的代表是翰林侍講學士徐珵, 他的主張是北京可能守不住了,朝廷如不遷都,很有可能城破亡國; 而如果南遷,明朝還可以在南方苟延殘喘, 延續國祚。以歷史來說, 遷都逃亡,倒楣的永遠是當兵的跟平民百姓, 大臣們還是可以在南方繼續當官, 享有榮華富貴。而主張防衛的代表就是于謙, 他怒斥”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人都贊同于謙,最後廷議決定固守北京, 但卻也因此得罪了徐埕南遷一派。

        在第二個難題上,這部分朝廷的意見趨於一致,皇帝雖然活著, 但在敵人手中, 總不能聽著被俘的皇帝下令, 由著瓦喇藉著皇帝的名義對帝國予取予求, 於是留守京城的于謙與大臣紛紛請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鈺 (英宗的弟弟)為國君。郕王聽後再三推辭,于謙大聲說”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郕王才勉強接受此議,即位為明景帝, 明英宗帝位因此被奪, 也埋下了于謙後來的殺身之禍。
        解決了眼前的兩個難題, 于謙重組了北京殘兵餘勇, 並調動地方後備部隊入京防衛, 于謙自任提督,統領各路兵馬, 不久瓦剌也先突破了紫荊關,進逼京師。

圖片1.png - 日誌

▲瓦剌軍進軍圖

        這時京師總兵官石亨提議”毋出師,盡閉九城門,堅壁以老之。”而于謙則認為此舉”奈何示弱,使敵益輕我,”主張背城立寨,正面迎敵。”分遣諸將帥兵二十二萬,陳於京城九門”。與石亨親自率兵列陣於德勝門前, 直接面對也先大軍的攻擊。待明軍布陣完成後,于謙又下令”悉閉諸城門”。並下達了著名的軍戰連坐法:”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至此含于謙在內的明朝將士, 除了打勝仗, 沒有活下去的機會!

圖片2.png - 日誌

▲北京防衛戰布陣圖

        戰役結果為明軍勝利, 成功避免再一次的靖康之變, 並摧毀蒙古鐵騎再次席捲天下的可能。北京保衛戰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戰役,因為此戰的勝利,使得明朝國祚得以延續。

        英宗在被俘將近一年,大臣王直等建議派遣使者迎接英宗回來。然而,已為天子的朱祁鈺卻很不願奉迎哥哥,並稱:”朕本來就不想登天子之位,當時被推舉,實在是出於你們的意思。”于謙聽後委婉地稱:”天位已經確定,難道還會有其他事情發生?只是從道義上應當馬上迎接罷了。萬一對方果真心懷欺騙,我們就有口實了。”景帝聽後隨即改變臉色,稱:”聽你的,聽你的。”於是先後派遣李實、楊善前去,終於迎接英宗返回,此舉是有于謙的功勞。

明英宗歸來後, 於景泰八年, 趁景帝病重, 石亨、徐有貞(徐珵)、曹吉祥、張軏等人趁機發動武裝政變,攻破南宮,迎立被軟禁在此七年之久的太上皇帝明英宗復位。順利奪權複辟成功, 隔天逮捕于謙, 以迎立外藩”雖無顯跡, 意有之”之名斬決。抄家時, 于謙家無餘財, 唯一牢牢鎖起的房間, 只陳設著皇上賜予的兩樣東西–蟒袍和寶劍。

成化年間,憲宗下詔予以平反。

弘治二年,孝宗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號「肅愍」,葬于謙於杭州西湖三台山麓。

萬曆年間,明神宗改授諡號為「忠肅」。

IMG_2314.JPG - 日誌

IMG_2315.JPG - 日誌

IMG_2316.JPG - 日誌

IMG_2321.JPG - 日誌

IMG_2322.JPG - 日誌

IMG_2325.JPG - 日誌

IMG_2326.JPG - 日誌

▲于謙祠

        而岳王廟因為已接近關門時間, 且入內參觀必須購票, 在門外看了一下, 覺得商業氣息頗重, 就只在門外致意了一下, 沒有進去了。 IMG_2329.JPG - 日誌

▲岳王廟

*參閱資料
1. 維基百科
2. 明朝那些事兒, 作者:當年明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