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狀況
在準備清洗底片工具的同時, 我先查看了底片的狀況, 結果這一看發現情況不妙, 有脆化的, 有裂開的, 捲曲的, 皺褶的, 出油的, 糊面的, 黏在一起的…, 整體的狀況並不樂觀。
▲脆化
▲破裂
▲捲曲
▲皺褶
▲出油
▲糊面
依照底片狀況篩選分類
不過也有部分的底片看起來還可以的, 因此根據底片的狀況大概做了分類, 並統計了一下數字, 數字如下:
- 良: 25卷
- 可能救: 13卷
- 不良: 49卷
總共有77卷
▲底片分類狀況
劣化底片的搶救計畫
底片劣化的問題比我想像中的嚴重, 良好的底片約莫只有32%, 可能有救的16%; 不良的佔52%, 看到這樣的狀況, 心情非常焦急, 本以為可以從容的把底片內的影像還原出來, 現在看起來必須盡快的搶救, 否則殘存的25捲底片, 有可能會進一步的劣化, 因此接下來重點放在兩個地方:
- 盡速數位化良好的底片: 25卷
- 想辦法搶救可救的底片: 13卷可能救的底片+49卷不良底片中有機會救的某幾格畫面
關於第一點, 必須分離出來跟之前4000多張照片重複的影像, 以避免浪費時間跟功夫去掃描重複的底片, 目前的方法是使用燈箱跟手機FilmLab APP先行將負片影像還原出來, 再憑著腦中的記憶分辨這卷底片的影像是不是在以前掃描的照片中出現過, 如果是的話這卷底片就不用掃描; 如果不是的話,表示這個影像沒有在照片出現過,必須掃描這卷底片。
▲底片轉換還原前
▲底片經App轉換還原後
關於第二點, 必須找到底片劣化的修復方法, 才有可能搶救, 根據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研究生李宜珮的碩士論文:醋酸底片的修復與保存– 提到底片醋酸片基有容易受到溫度、水氣、酸的影響而降解之特性,若保存不當會出現醋味、脆化、收縮、氣泡、結晶、增塑劑滲出等劣化狀況,這些狀況統稱為醋酸症(Vinegar Syndrome)。 論文中她有提出修復醋酸症底片的方法: 使用丙酮(Acetone)、丁酮(MEK)為溶劑,進行醋酸片基與影像乳劑層分離。移除醋酸片基後,再使用水滴斑去除劑(KODAKPHOTO-FLO、ILFORD WETTING AGENT)做為攤平影像乳劑層之溶液, 最後使用 Mylar®薄片或鐵氟龍薄片置入水溶液中承接影像層乳劑層, 修復底片。 這是目前我找到的唯一有關修復醋酸症底片的資料, 看來也是目前唯一的方法了。
▲底片醋酸症修復流程
參考論文的試驗設備與材料, 列出需要準備的器具與化學品:
- 藥水盤
- 金屬鑷子
- 小支筆刷
- 丙酮(Acetone),SIGMA-ALDRICH或丁酮(Methyl Ethyl Ketone),J.T.Baker。
- 水滴斑去除劑: KODAK PHOTO-FLO 或 ILFORD WETTING AGENT。
- Mylar®薄片或鐵氟龍薄片
劣化底片的搶救流程
後續會先從”數位化良好的底片”這一步優先處理, 前面提過為了更有效率地運用資源, 會先把非重複的影像分離出來, 至於非重複影像的底片有多少, 待分離出來會繼續更新。接下來的工作將依照以下流程進行:
▲底片搶救流程